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

[閱讀心得] 沒了名片,你還剩下什麼?

自從離職之後,除了每天規定給自己的功課外(健身、唸英文、排蜜月行程),也開始多方閱讀
一些之前有興趣卻沒有時間看的書籍。其實這段時間還蠻迷惘的,一直在思考:

「蜜月回來之後,要找哪方面的工作呢?」

「要繼續往科技業FAE發展嗎?可是好像已經沒有可以激起工作熱情的誘因了」

「要轉換跑道的話,要往什麼方向走呢?好像沒有其他的專長?」

其他產業的薪水足夠養家活口嗎?」


會想要看這本書,一開始是因為接觸到網路文章「三個圈畫出你的領域」,覺得裡面說的方法簡單明瞭且言之有物,因此想再去多深入了解該作者的其他文章。這才發現原來作者Bryant是知名Blog「大人學」的專任講師以及作家之一,且和同樣是講師的Joe有一同出版過這本書。光看書名,覺得準確命中現在心中所想,因此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現在的自己一些方向。

看完之後,雖然心中還是沒有很明確的答案,不過裡面有些觀念蠻讓我認同的。本書共分成五章,將重點摘錄如下:

掌握自我定位
  • 我們大部分人很依賴公司,但是公司卻並不怎麼仰賴我們。需排除「靠公司賞口飯」的思維
  • 為自己累積籌碼:
    • 當個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(具有跨國能力的專業人員)
    • 在同樣的土地上種植出自己的價值(創業)
  • 創業,其實是「求存」,拿回生存的主導權。把自己視為事業體來經營,就是創業!
  • 平穩的生活是很多力道互動下的結果。若什麼都不做,優勢會隨著時間逐漸遞減,當下降到一定程度,人生就會不太平穩了。需要「定期提升」來抵抗「自然耗損」,生活才有機會維持在一定水平上。
摘錄自「沒了名片,你還剩下什麼?」一書中
  • 你永遠不會知道下降力道有多大,要有一遠大夢想去奮力追尋。因為就算很努力追尋夢想,最後也可能只落得平穩過活。
  • 現在選擇公職,是一場豪賭:
    • 所有的優勢都建構在「穩定」的基礎上。未來是否還會持續穩定下去,誰也說不準 (看看去年的18%被廢除,也許可以推測政府未來的態度)
    • 經驗和做事方式和外在企業相差太多,可能無法適用
  • 人生像吃雞腿便當,先吃光白飯(先苦後甘)或是啃光雞腿(先甘後苦)都是極端:
    • 享受工作而非忍受工作
    • 渴望悠閒的生活,不要等數十年後,馬上行動 (迷你退休)
  • 在履歷上凸顯自己的價值,定期更新履歷。
了解職場規則
  • 升職的條件
    • 往上的意願與能力 - 主動準備好未來升職所需技能
    • 不要留個洞 - 「一技之長」或「不可或缺」的遊戲雖然可讓地位穩固,但不可玩過了頭。不敢動你,就意味著不敢升你。最好是在一個新位置上時,就開始著手培養接班人,讓自己的取代性變高 (老闆需要的,都是能幫公司降低風險的人)!
  • 沒有什麼不用付出代價:
    • 天下沒有公不公平的事情,只有你有沒有利用價值的問題。
    • 有升職的機會,正面看待。人不可能完全準備好才踏出第一步,重點是是否願意接受挑戰並試著解決問題。
    • 主管的頭銜帶來的原罪:
      • 變成部分人心目中的階級敵人(勞方代言人)
      • 有些人會不認同你,或是覺得你不夠格。
    • 升上主管後,個人和職涯上的心態調整
      • 規定部門內的做事統一標準,展現鮮明立場,避免別人的錯誤期待。面面俱到的討好每一個人是悲劇的開始。
      • 寂寞是必然 - 從前的同事是現在的下屬,自然很多活動都不會找你了。
      • 建立安全感 - 在工作與能力上釋放對大家的信任,適當監控是必要的,要求過度回報則太過。
      • 凡事重良心 - 以對得起自己的方式去應對別人。
      • 做出工作透明度,建立和老闆的信任感。
      • 忍耐工作中有一定比例的無聊成分,以及夾在部屬和老闆中間的壓力。唯一能做的,就是將自己認為對的東西認真做到最後。
      • 升職的第一天,就開始培養自己的接班人。工作分配下去,才有時間思考更高階的問題以及為自己做下一步規劃。
  • 功勞與苦勞的價值表
    • 在對的時間點,很輕易做到的功勞,比累得要死,卻看不出成果的苦勞更有用
虛線代表老闆用來判斷一個員工是否適任
    • 在對的時間點,很輕易做到的功勞,比累得要死,卻看不出成果的苦勞更有用
  • 如何選擇合適的產業
    • 無論進入哪個產業,能夠盡早獨當一面,成為不靠特定組織也可以運作的個體,比預測哪個產業會賺錢還要重要,原因如下:
      • 當紅產業難以預測
      • 當紅往往是暫時的
      • 產業前景與個人發展未必連動
      • 有感覺比外貌佳更重要(「意義」才能讓人持久並追求卓越)
      • 你的優點是否是對方再議的特質
      • 觀察對方周遭是什麼樣的人(Tone調是否合)
  • 35歲前後的職場策略
    • 35歲前,以「跨越門檻」(測試極限)為目標,盡可能和優秀的人一起工作,即使表現、薪水被比下去也無妨,重點在於提升層次。
    • 35歲後,比較像拳擊賽或跆拳道,轉進能讓自己突出的領域,降一個量級也無妨
增加自我籌碼
  • 35歲前該知道的事
    • 關於「核心職位」及「非核心職位」
      • 核心職位:對公司營收有直接幫助的位置
      • 長期來看,待在核心職位上的人,眼界和經驗都比非核心職位的人還要高
    • 關於深度和廣度
      • 建議花三年時間扎根,提升該領域需要的技術與學識(深度)
      • 升上小主管後,開始提升廣度(尤其是管理知識,掌握一個組織的運作能力)
      • 太早提升廣度,會造成後面工作的危害
    • 關於大公司 vs 小公司
      • 大公司:分工細,機會只能賭在產業榮景上
      • 小公司:有機會可以接觸所有事,容易出頭。
    • 關於興趣 vs 第二專長
      • 不要用興趣來決定自己的工作,盡量把自己第二擅長的能力當成選工作的優先考量。至少可在經濟上帶來回報,再拿經濟回報繼續滋養我們的興趣。
    • 關於人多 vs 人少
      • 走在人多的地方,其實很難撿到黃金。找一條能累積深度,有前景,培養自己多方能力的路。
  • 第一份工作的出頭捷徑
    • EXCEL:將複雜的資訊轉換成清楚易讀的表單格式,快速處理問題。
    • 報告:透過文字,能夠讓討論聚焦,也能重新思考自己的觀點。
    • 檔案整理力:建立自己的電腦檔案管理術,危機時能快速找到需要的檔案。
  • 向上管理的五個原則
    • 了解老闆的目標。根據目標關聯性決定事情處理優先順序。
    • 了解老闆的溝通模式。用對方最偏好的溝通方式溝通。
    • 了解老闆的作息。避免在一些「可能會提高否決率」的時間找主管談事情。
    • 了解老闆的管理風格。不要用自己的認知決定反映事情的「時機」、「多寡」、以及「決策權限」。一開始先採最高規格事事回報。
    • 了解你的角色定位。任何職位都免不了要做一些執掌內容外的事,在全盤了解狀況時,最好少開口多做事。在老闆心中,我們是「解決問題的人」。
  • 新手主管該知道的五件事
    • 了解老闆的目標。上任前先了己老闆期待的定位,並以此規劃未來行事方向。
    • 要把自我原則建立好。讓大家清楚了解我的管理方法。
    • 要有安全感。 升遷後和同事關係一定會改變,保持自信。
    • 要習慣分配工作。設計微調管理機制會花時間,但若成功,後期就能提升效率。
    • 有問題不要隱忍。組員做出不符期待的事情,需要立刻、清楚明白、就事論事地讓他知道。
  • 像扒手學習職場求生術
    • 上班這件事,有太多養分供我們自由汲取
      • 人脈
      • 事情
      • 組織運作
      • 透過書寫工作日誌的習慣,內化白天遇到的問題、解決的方法、重要的事件。
  • 上班族也該培養閱讀習慣
    • 人不管再怎麼孰悉自己的工作,如不能時時吸收新知,工作能力是有可能越來越差的。
    • 閱讀要去多看一些雜學的知識,並把自己的思維範圍擴大。
正項工作心態
  • 開心上班必備的三個想法
    • 樹立明確的目標。例如個人發展(培養技能、累積經驗)或是職涯目標(向上晉升、累積名聲)。
    • 擁有備選方案。別因為工作穩定就忘記檢視自己的價值。建議定期更新履歷表或是Linkdin,多接觸其他同業,探聽不同的工作機會和評估自己的身價。
    • 專注在當下。保持內心"right here now",就容易進入神馳狀態!
  • 解決問題與擺脫困境的五個態度
    • 不斷告訴自己:這問題鐵定有解(常保樂觀)
    • 把自己從問題中抽離(旁觀者清)
    • 換個維度看問題(宏觀視野)
    • 事緩則圓,時間是最佳良藥(靜觀其變)
    • 提醒自己,追究責任不能解決問題(達觀以對)
  • 要收穫就別灌溉雜草
    • 只有人是"存在先於本質"的物種。面對自己的人生,關鍵不在「你是什麼」,而在於「你如何定義自己」!
    • 在心底保有所有對成功有幫助的想法,去除那些沒有幫助的負面念頭。
  • 中階主管的責任與矛盾
    • 責任:主管照顧下屬最好的方法,不是和他們稱兄道弟,而是確保他們能夠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
    • 矛盾:要掌握正確的方向,就必須要掌握老闆的心思和期待,並保持良好的互動
  • 衝出「離職 – 求職 – 抱怨 – 離職」的漩渦
    • 想清楚當前求職的「階段性目標」是什麼。建立列出三個目標並排列優先順序,如果一個職位滿足兩個目標,就可以列入考慮。
    • 抹寄或每半年更新履歷,看看是否仍符合自己的「階段性目標」
提升轉職勝率
  • 如何寫好自傳
    • 自傳就是「個人的廣告」,寫自傳的目的,就是獲得「面試的機會」!
    • 不須花珍貴的篇幅描述家庭狀況
    • 在不扭曲事實的前提下,突現自己的成就。
    • 自傳的修辭,要散發出「客觀的自信」,而不是「盲目的自傲」
  • 面試難題Top 10
    • 你為何離開之前的公司?
      • 誠實回答,業界很小,千萬別說謊
      • 對前公司的不滿,也有可能發生在現在這間公司
    • 對於你的上個老闆,你欣賞與不欣賞的特質分別是什麼?
      • 陷阱題,面試者其實是想了解你的表達能力和價值觀。
      • 記得「平衡」原則,先準備好一套客觀中立的說法,在心裡順過一遍。
    • 你要如何告訴你老闆或是員工壞消息?
      • 面試者想了解你的責任感、判斷力、及揭露壞消息的勇氣。
      • 穩當的回答:職權範圍內的事,立即處理並回報主管結果。職權外的事,立即回報並同時研擬幾個方案供主管參考。
    • 當你的工作表現優異,你希望獲得什麼樣的獎賞?
      • 面試者想知道什麼樣的事情能讓你產生興奮動機。
      • 強調成就感和專業認同感。
    • 當你和主管/員工意見不合時,你通常如何處理?
      • 考驗溝通和化解爭議的能力。
      • 溝通的重點在「真誠地傾聽」並具備「同理心」。
      • 準備實例說明。
    • 你認為什麼樣才是一個誠信的員工?
      • 面對道德兩難,假設做的事和說的話都會在眾人前公開。
    • 你如何和不同世代的同事相處?你認為他們有何特色?
      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都希望被尊重
    • 你認為年齡歧視是職場普遍的問題嗎?
      • 較少雇主會提到,暗示公司環境特殊。
    • 你覺得和競爭者相比,我們最該僱用你的理由是?
      • 盡量宣傳自己的價值。
      • 學習很快,複製專才。
    • 在你過去待過的公司中,你欣賞什麼樣的公司文化?
      • 確認是否和該公司文化契合。
      • 需做研究並投其所好。
  • 求職要勝出,先問自己兩個問題
    • 五到七年後,你想達到的職場成就(包含職位、薪資等)?
    • 你和你的同儕相比,你的差異是什麼?還欠缺什麼需要補足?
  • 三個圈,畫出你的領域
    • 生涯規劃,向內求;感情問題,向外求。
    • 第一個圈,找出有興趣,有熱忱獲覺得自己擅長的領域與條件(主觀)。
    • 第二個圈,曾獲得身邊人們稱讚獲肯定的事實與特質(客觀)。找和第一個圈的交集
    • 第三個圈,市場存在的職位、機會、和專業領域(市場)。拿一、二圈的聯集,去套第三個圈,尋求三者的完全交集或是部分交集。
    • 當聽到哪個產業很夯,除非早已布局,否則應該直接刪掉。
  • 求職時該做與不該做的十件事
    • 家人不重要,除非他們很重要
    • 想做不重要,會做才重要。別大談自己的願望。
    • 有什麼證明不重要,能獨當一面完成工作才重要。讓別人知道你劇有什麼能力,會做什麼事情,可以解決那些問題。
    • 千萬別說你想學東西
    • 別談成就感,那是穩定性差的同義詞
    • 不要否定自己的過去,那些其實是讓你被注意的原因。例如:直接說你不喜歡某些工作。
    • 多談工作的正面經歷
    • 有什麼缺點自己先提出。比如有一陣子沒工作。
    • 清楚告訴對方你的價值。明確表達:
      • 你理解他的問題是什麼
      • 你有什麼能力能幫他搞定這問題
    • 履歷要針對不同的公司微調
      • 強調這些工作經歷對這份工作或是產業有哪些加分
  • 年度職涯健檢,關於履歷表更新
    • 原則一,履歷不該只有一份,準備兩個檔案
      • 流水帳紀錄,記錄每年自己各項經驗的變動狀況
      • 主要履歷檔案,可以根據不同目的製作多份履歷
    • 原則二,更新履歷的目的,在於回顧與反省
      • 為了瞭解自己的狀況,確保人生職涯規劃的方向仍正確
      • 目前自己的所作所為對目標達成有加分嗎?
    • 原則三,人生是你自己的,必要時請考慮重新計畫
      • 思考你的人生目標是否真是自己想要的
    • 人生的本質就是交換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